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洪耀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2017年画刊洪耀访谈及部分具象画

2023-07-04 16:27:37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ea0121607bef3c4b01f611dad49729bb.png

(一)画刊:你在很早的时候就确立了日后艺术“求新求变”的方向了,能不能谈谈这段顿悟的经历?

洪耀:1957年,我在中南美专附中读三年级,十七岁。那时候音专和美专在一起,学校里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湖,上学的条件也是很好。因为音专的学生在琴房练基本功是全年无休,而且琴房是隔5米就是一间,所以每逢周日我们美专的学生就很痛苦,吵的懒觉都睡不了。

星期日,因为听说音乐学院要开会,不练琴了。我想我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结果琴声还是没停,正要抱怨的时候。发现琴房传来的不是枯燥练琴的训练而是悠扬的乐曲。这首曲子是一位住在我们学校的德国钢琴家演奏的,因为曾经在学校听过几次,所以对曲子很熟悉。这一天重听,让我非常激动。音乐越过湖水飘过来,旋律和节奏被自然的风声打乱了。熟悉的曲子变得很神奇。那天我听着这震颤奇妙的乐音,睡在床上发抖,感动地流泪了,本来稀松平常的曲子因为大自然魔力而增添了无穷的幻变,这种新鲜的陌生感,让我感受到音乐非凡的魅力。我突然本能地意识到人性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喜新厌旧,我一定要追求新奇怪。我由此受到启发,觉得我们国家批判喜新厌旧不对,人在本性上属于喜新厌旧的,它是社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动力。从此我就坚持追求“新、奇、怪”。

(二)画刊:你的毕业创作获得了年级第一名,那算是你美专附中时期的代表作了。

洪耀:是的。

(三)画刊:1957年正逢中国艺术全面学苏的时期,当时你有两张作品被来华的苏联油画家马克西莫夫选出表扬过。

洪耀:是的

(四)画刊:马克西莫夫的这种肯定对你看待艺术的方式有影响吗?

洪耀: 虽然他表扬了我,但我对自己还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时有一本苏联杂志叫《星火》,那是一本介绍苏联文学和艺术的月刊,也是我唯一能看到苏联作品的途径。我就买来研究上面刊登的绘画作品。琢磨他们是怎么画的,我把那个精神领悟了,画的速写、风格、做派就和苏联小孩一样的。所以说穿了,马克西莫夫表扬我就是因为我的画像苏联小孩画的。其实还是模仿的阶段,很幼稚的。

(五)画刊:附中学的都是苏派的欧式画法,到了广州美术学院上大学怎么就选了中国画专业了?

洪耀:当时关山月老师是广州美术学院的副院长,也是中南美专的附中校长,他说我的线条蛮好,让我考考国画,于是我就报了国画系。四年学习,我对十八描中的高古游丝描特别佩服,只有高格调的画家才能画出高品位的线条。

(六)画刊:大学阶段,你就开始不断尝试各种方式画画了。当时还专门练了一阶段“黑灯画画”。

洪耀:课堂里还是规规矩矩按照学校的来,课外偷偷摸摸弄。黑灯画画,是为了破除自己长期以来画画的千篇一律,是为了反思学院的教条和理性。我先是把灯关掉,画了两个礼拜发现不行,因为又熟练了。接着索性就换左手画,每个颜色插一支笔,关灯,把颜色瓶的次序搞乱,画出来的东西就有很多偶然不确定的效果了。有点意象与具象之间的意思,大家觉得蛮新鲜。

(七)画刊:在大学和毕业之后的很长时间,虽然私下你一直在做着反思学院的实验,但在主流的主题创作方面你还是获得了很多肯定的。

洪耀:1976年**结束。1974-1977年我参加了几届全国美展。《新书添不尽》《粮船数不尽》都入选了。《粮船数不尽》还入选了“纪念延安文艺讲话优秀作品”。 虽然这些创作得到肯定,可是我心里是不舒服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d6af44937945cf5ec41d38eeb67b059f.png

新书添不尽 国画 138cm×115cm 1974 全国美展作品广州博物馆收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686da57697a7482c9a47c2f48e7b7e63.png

1975年《粮船数不尽》水粉 83×135cm

(八)画刊:1977年的时候,你的第一幅弹线作品《五角星》正好在你这个艺术转向的时候创作出来。为什么会放弃画笔,选择用弹线的方式来做艺术?

洪耀:这个都是靠自己悟。主要和我的生活经历有关系。我的祖父是开棺材铺的,家里有七个木工师傅。便体鳞伤的木材从深山老林运来,要在正街门市的后面的河塘里泡上一年,把树脂泡掉,木材干了以后才不会变形。我小的时候就喜欢看木工师傅用墨斗弹线、锯木板。夜半我要小便,万籁俱寂在街的另一头传来了弹棉花的声音,一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难忘儿时的“弹棉花机”它弹出单调、重复、而又雄壮整齐的旋律,穿越了时空,连接着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我幻想的源泉。《五角星》就是我用竹弓系上麻绳在宣纸上弹出的第一件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746e21e144d46d2018de7a2c0e58c9fd.png

1977年《五角星》宣纸墨 48cm×68cm

注:每条木材确实伤痕累累,反映弹线的深度层次感受。在中国,在海外很多人学弹线就没有这种感受。

(九)画刊:之后是不是你就基本不做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的创作了?

洪耀:个人创作基本是这样,但是教学我是很认真很负责任的。

(十)画刊:在湖北教书的时候,你也是很有实验精神的。

洪耀:敦煌壁画的残破、风化、斑驳的魅力是千年的时间赋予的。我要求学生还原千年前的壁画形象,画面要鲜活。当学生交来作业,我马上感觉到残破、风化、斑驳的魅力没有了,千年时间的魅力没有了。虽然学生的画技比画工要好,但是学生没有了当年画工的敬畏心情,没有画工把一生的希望寄托于敦煌壁画之中情感。敦煌壁画的颜色是按照古老的配方严格研制,整个洞窟充满圣洁的气息,画工进洞窟之时敬畏的向心中的佛祖祈福。在绘制的过程中画工们心灵纯洁,画笔装色的碗都是有序排列。整个洞窟壁画完成之时画工全家虔诚参拜。

(十二)画刊:1981年,你在湖北申社做了一个“鲁班水墨”的系列,当时是有人不理解?

洪耀:《弹线》也参加过湖北申社的展览,参加过两次。但是两次展览反映不是太好。(同时还展出了一些意象具象作品如:《无伴奏合唱》歌颂泼大粪)

其实我们都是好朋友,都是申社画会的成员。成员来自湖北省画院,省美术学院...这批画友中画人物的实力最强,有的得过全国美展的银奖,这批会员在全国经常发表作品。他们对我的画法有些不理解,我有张作品弹了九条线题目叫《九龙奔江》有位朋友正在看,我走过去问他怎么样?他说不怎么样,马上就走开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96c82f701795c3516457005d2d6b28c6.png

1980年《无伴奏合唱》宣纸68×68cm

(十三)画刊:那个时候大家还没有对现代艺术的概念,这是必然的反应。

洪耀:后来到了1983年的时候,我画《魔方》也没有人能接受。当时画魔方。

我引用一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皮道坚2009年谈魔方这幅画: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可以看出他有很多很好的艺术见解,而且他对那种盲从的艺术态度是非常不以为然。记得那时候我看过他画的“魔方”里面有很浓的抽象意味和观念内容,那在当时是很有新意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ceccfca9b072a444caf2d80bb45d3e33.png

1983年《魔方》水粉150×150cm

(十五)画刊:1985年香港双年展入选的是一张什么类型的作品?

洪耀:名字叫《渔女》,画了一个漓江渔女挑着四个鱼鹰,桂林山水的背景。这个渔女在水面上有一个倒影,画面上其他地方我是画水墨,但这个倒影我不是画的,我当时花了很时间找了一种木板用水印木刻的方式印出来。所以这张画是一种混合技法,当时在国内也是很创新的。1987年的时候。我又有作品入选了“联合国露宿者年”画展。

(十六)画刊:那张画是叫《伞》吧?画的是一个小学生给雨中流浪汉撑伞的情景。

洪耀:就是那张画。这件作品也很有意思。我实际上表现了三个主题:爱心 私心 同性恋。这个小孩在雨天拿伞的这个动作,实际上是一个模糊的瞬间,如果把伞拿起来就是私心,放下去就是爱心。我为什么在画里画了两个乞丐呢?我是想表现同性恋这个社会现象。因为刚到香港的时候了解到香港有同性恋,觉得很新鲜,就拍了很多素材,然后组合成这个两人睡在一起的画面,当然现实中没有这样,我是借画面表达一个观念。其实我最早画这张画的时候,只想了两个主题,就是爱心和同性恋。我画那个拿伞的动作最初只是想表现爱心。可是给香港佳禾电影公司的导演蔡澜看到了,他说你明明画得是偷伞啊!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受主题绘画的毒害太深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34314bb7ca4cb35181fb2997423de5fc.png

1987年《伞》水彩 40×60cm

(十七)画刊: 你在香港做过嘉禾影视的美术指导,当时画画又做海报设计,艺术上也一直在做各种尝试,其实路走得挺宽。可是这一阶段这样不断地变化,没有迷惘过吗?

洪耀:没有迷惘。我一直有兴趣做,想法很多。

(十八)画刊:1997年,对你的艺术生涯来说,是蛮重要的一年。阔别二十年后,你又重新把艺术的重心投入“弹线”系列的创作,为什么?

洪耀:当年我阶段性地放弃“弹线”创作,是因为我对弹线的效果不满意。我觉得那时候的画面张力太弱了,我希望速度更快、力量更强。在香港的时候,我先在家里的地库试过很多方式,都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直到后来开始做弹线机,才解决了我在技术上的要求。 另外一点,就是和我对中国艺术的看法有关系。我认为16世纪以后,中国画的创新就终结了,黄宾虹、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潘天寿,近代大师,你看他们都基本上是16世纪以前的东西,构图、内容、画法基本是这样。而且还有一点丢掉了,比如说陈老莲的格调品味,现在我们没有了。我不想陷在标准里,我更不愿意重复。我一直说要“求新求变”,“弹线”最符合我对艺术的要求。

(十九)画刊:但是“弹线”这个行为本身不也是一种重复吗?

洪耀:我对重复是很警惕的。我受墨斗和弹棉花机启发放下画笔,用“弹”这种方式创作,就是因为弹这个行为会产生非常多地偶然性,它不是一种重复。我弹线的时候是很不老实的,我一定要“犯错”,比如说我把墨弹在墙上,再由墙面反弹到纸上,就会触发很多无法预知的效果。我的弹线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和泄愤,我是愤怒地弹,是释放压抑。我从十几米高的地方把缆绳弹在宣纸上,这种爆破力是非常强的。而且我什么都弹,在创作的时候毫无顾忌地瞎弄,我一直这样,摸着石头过河,但绝不循规蹈矩。弹线是在重复,重复是必然的、绝对的,现在活着的苏拉吉是法国国宝级的大师一辈子重复,一辈子就画一张画。凡是有创新的画家都是在重复,而且重复的就那一点东西。蒙德里安的冷抽象是重复、波洛克的滴洒一直重复到他死去、安迪沃霍重复自己一辈子是一台印刷机。

从水墨到油彩、从画面到人体、从器具到建筑、从实物到水面、从形式到观念、从结构到光影无所不至,弹出与日俱增的境界。——彭德)

小孟我送给你的那本画册弹线多元无边,弹在一百多种样式上尽量避免弹线的重复。弹线由主角变成配角,弹线甚至隐蔽在抽象的画面里。

(二十)画刊:你弹线的作品,有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吗?比如抽象表现主义?

洪耀:早先是没得参考,我就是凭着感觉去做各种尝试。后来有机会去看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的时候,很多东西也已经能看到印刷品了,我并不在意这些作品。因为我不是模仿西方艺术的,我是从中国很厉害的工匠师傅那里转换过来的。

可用抽象表现主义解读弹线,也可用易经解读弹线(当然用易经更好)

欧盟总部收到中国批评家十篇解读弹线的文章,经过半月的思考没有采用。他们写了两篇,其中有一篇很有意思,把弹线放在二战残酷的场景中解读。虽然这篇评论我不觉得怎样好,但是他把二战作为背景这就提升了弹线的深度、高度、广度。弹线关键是大构图,我尽量避免西方构图、学院派构图。构图真难啊!这个地球村万物都在重复,在这个地球村我仅仅做了一点点把传统民间转化为当代的工作而已。模仿西方,西方带着有修养的神态瞧不起你的,何况西方艺术也没用出路了。

(二十一)画刊:你这种创作方式,好像是一种荒岛行为,你似乎要去除一切既定的概念和规则的影响。

洪耀:我还是有概念,没有概念只是形式,我也没有兴趣。我只是反对教条和僵化。我弹线废的很多,我会把废的局部精彩的剪下来,颠来倒去再重新组合一张新画。我很喜欢从那些没有受过艺术学院教育的人身上学东西。我觉得美术学院不要办,音乐学院也不要办,电影学院都不要办,这些都是禁锢。

我喜欢儿童(童心、真心),儿童画(人类天赋),获取感受启发。

我从十七岁就警惕禁锢,现在快八十岁了,禁锢依然拥抱着我。

(二十二)画刊:你觉得现在的当代艺术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

洪耀:从一个全球化的角度看,当代艺术正走向多元、无边。但是艺术已经没有原创了,大量地挪用、复制,很少能看到让人眼前一亮、让人振奋的作品,东西方都一样。

洪耀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40b78f752de5658040ca227a13f88360.png

1958年《报喜》年画50×83cm 附中毕业创作获全年级第一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caa8dc039a573e69d2128864590b9f26.png

1983年《女人的小脚》国画185×135cm 在中国、香港、台湾各大美术馆展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e886ee5c90fe82c107453cdbb55cbd75.png

《抱月眠》宣纸68×68cm 在中国美术馆、武汉合美术馆等展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cabd08a62d0f17a433addaa9d824a0c4.png

1981年《弧光闪闪》速写宣纸60×68cm 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全国10名画家写生,中国美术馆展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e9c71d7fbd6b2235f73b6632db066700.png

1978年《一步一歌》中国画 34.5×69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382d646467caead38c69018c04585ff9.png

1981年《行吟图》中国画 68×50cm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洪耀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