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洪耀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湖北美术学院79级国画班学生回忆录——洪耀华老师(四)

2024-07-15 15:50:43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关于洪老师第一幅弹线作品的诞生

吕墩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e99dbd924e0e161522bbeac4f6e2248d.png

学生吕墩墩与洪老师

作者简介:吕墩墩,武汉画家,原美术文献艺术总监,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恢复招生后第一届国画班。参加过武汉的“85”和“广州 . 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曾在国外侨居多年,其作品获得过“最高评价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e866ab39688777d4b41311c704b1e277.png

武汉画会“申社”成员合影:(从左自右)聂干因,方湘侠,洪耀华,施江城,刘一原,韦江琼,吴正奎,杨奠安,陈立言,刘柏荣,唐大康,乐建文,程寳泓。

1980年5月,武汉“申社”在著名的民国时期建筑东湖“水云乡”举办了申社第一届画展,在这个展览开幕时我还是湖北艺术学院(见注1:)大二国画班的学生,由于洪耀是我的老师,我就特别关注他展什么,印象深刻的是他展了这幅《五角星》,洪老师问对这幅画印象怎样,我只觉得这幅画在当时很新,我那时相当关注形式感,但这幅画超出了所理解的维度,我向画走进了一步,没有看出是什么材料、怎么画出的。五角星一目了然,感到老师胆子很大;后来我才知道它是用弹线制作的,这不奇怪。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37acb711076da7f4a6cfbf8cd0a13133.png

1980年5月武汉“申社”在东湖“水云乡”举办了“申社”第一届画展。第四排右一为画家洪耀华。

那时我们学艺术的热情甚高,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学院的学术气氛很浓。就在那个时候,洪老师第一次使用了他家族木器加工行业的传统工具:——弹线的“墨斗盒”原理来制作作画的器具,在“申社”的首届展览之前他用这个器具第一次弹线完成了一幅题为《五角星》的水墨作品,虽然以这一器具的表现形式有待开发,而“弹线”本身在中国绘画史上对于工具的革新以及随之而来的艺术形式的拓展都是开创性的。2014年我代表美术文献参加在北京画院举行的洪老师的个展的时候,有更多有视觉冲击力的弹线作品展出并与这一幅《五角星》并驾齐驱。1980年的湖北艺术学院是什么景象?那时我们在讨论萨特的存在主义,讨论现代派,每天晚上画室里灯火通明,每天晚上唯一一位来画室与我们讨论西方现代派的老师是洪老师。他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是新艺术的先驱,(见注2:)我们参与了的中国的“85新潮”艺术运动还没有开始之际,洪耀老师便在1977年创作了这幅在中国水墨艺术中具有美术史意义的弹线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029bf4aa24b95d53f6edb1ffce518e9a.png

《五角星》宣纸水墨 48cm×68cm 1977年

对于这边大多数批评家来说,他们一目了然地明白这幅《五角星》,一旦让话说出来,刚到嗓子口,欲言又止,当今的语境不同。五角星这个图案是外来的,它的形象本身看起来是喜悦的、和平的,它是在我们儿时认识的第一个星形图案,可以一笔画成,我们乐于画它。其它的,比如六角形、八角形、12角星,不知怎么的,都感觉有些许怪诞,没有这种喜悦感,以至于各个国家,包括军事组织都拿它设计在旗帜上。美国人的旗帜上是群星,以喜悦集合起来代表着普遍的喜悦、平等的个体。我们这大国的领袖,早年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了对这喜悦和平等的向往,真的,代表着大众的心声,好歹也用这个元素制作了旗帜:一个大的喜悦和几个小的喜悦,这是创新,没有丝毫的抄袭。经历了漫长的运动年代,照洪耀老师的说法,“夹着尾巴”的日子,他没有理解五角星图案本身的喜悦,在他的内部,星无光,且为灰色,这《五角星》像是外星来的,他用了一点透视缩减,让它在宇宙中与我们渐行渐远,并且难免损坏。五角星的完整性不足似乎表达了某种失望,因而在我们面前所呈现的不再是一个喜悦的因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a738f32f72014bdeb0f195fc5ce8b793.png

《五角星》的制作方式是,艺术家用了民族的和家族的古老工具:弹线器具,即用于弹线的装置,弹线装置是源于古人“木直中绳”的观念,以确保木器加工不跑偏;它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高科技,它可以延伸至工业文明时代,在两个时代间建立了联系。之前对此有一种肯定的说法是,这一技术的运用在中国线描“十八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描:“十九描”。而十八描毕竟还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文明还没有寿终正寝,我总认为,一种文明在产生以后,当新文明出现,它跟前者一样,只是丰富了整个文明体系,而不是有谁死亡,我把“洪耀弹线”也可以看成“第一描”,但不属于十八描,即不属于十八描的添加物“十九描”,而是属于另一新系统,如果说十八描是正数的,“洪耀弹线”则是负数的,即“负一描”,是超越零以后的另一排列的头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1f4797b8a429563138049386d461a5d0.png

竹弓弹线机(最高150cm,最矮40cm)

为什么是一个新系统?因为用装置/器械作画,是当代艺术中常见的方式, 它符合新媒体理论家麦克卢汉的模型,即所谓“媒介是感觉、身体和思想的延续”(见注3:)。用装置作画,媒介本身是思想的延续,作品既撇清了与身体的关系,又是自身一切的新的代表。身体承载着显性的和隐性的记忆,当隐性的记忆被损坏、扭曲之后,艺术家可以不信任其隐性的记忆(见注4:)而改用装置/器械作画。虽然是农耕文明的工具,它的操作方式与操作电脑机器人如出一辙,电脑用敲击键盘发出命令,使喷绘或打印迅速执行,洪耀老师的弹线装置,也是抠动扳机,一秒钟执行完命令。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50cd888229203a1a5b2c62640386d0b0.png

而作品承载的观念含量远远大于视觉含量,因而欣赏这类作品的方式也是相应的,因为整个制作作为一个事件,它的视觉存留物可能只是一根或几根色彩的或墨色的弹线。“媒介是信息”(注5:),在我们注视的时候,将捕捉到的其它信息联系起来,包括文字的、视频的、策展人的说话、还有推理和想象,我们便可捕捉到更多隐藏在痕迹后面的信息,比如,我们应该想到,大型作品的弹线装置在抠动扳机之后,其声波是多少分贝?加之喷溅墨汁的侵略性,这可以代替一种鞭笞的欲望吗?这样你或许才能感受到,一位在中国走过大半历程的艺术家,其承载的一切含量的总和与作品相称。注1:湖北艺术学院:有音乐系和美术系,1992年其美术系更名为湖北美术学院。注2: 2002年11月18日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有一份对洪耀的介绍文字:“洪耀华先生(见注6:)70年代是我省中国画人物画的代表人物。...... 八十年代创作了一批具有现代观念的作品,影响了我省一批青年画家,而成为我省中国画创新的带头人之一。...... "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提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1380f1d79858511e1587ee28ca818120.png

注3:摘自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 1962年写的一本书《古腾堡星系:印刷人的制造》 The Gutenberg Galaxy: 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在其序言中作者写到:The Gutenberg Galaxy—that all media are "extensions" of our human senses, bodies and minds.注4: “隐性记忆”,即“程序记忆”或“长期记忆”。见“维基百科”。注5: 1967年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 和平面设计师关廷·福洛雷 Quentin Fiore 合著的一本书,书名即《媒介是信息:一份效果清单》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An Inventory of Effects. 英国出版商Penguin Books出版。注6: 洪耀华为洪耀先生曾用名。以上均为作者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0bc2ff2626460b0daeaf54bc1fddeb53.png

1980年在湖北美术学院任教时期的洪老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4ab03adcdf45ab26c39fd41184b1cc03.png

洪耀夫妇1983年摄于武汉长江大桥下

吕墩墩2019年4月30日完稿

洪耀弹线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3e7aaf15127c218c0b29a9efa6dcb749.png

《秦砖汉瓦》114×80cm 200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f382dcc279a11552b60a1011ce7f833f.png

《墨的几何—对话》110×84.5cm 200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c2cc9cb8472e9f1aee76a45d3c0ccc57.png

《顶天立地》198.5×99cm 201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7bc44208d2cae9924d0ef5352dadb94c.png

《无题》93×97cm 200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6c47b67ad77c014e947c354124b0d93b.png

《形影》86×110cm 201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7/f31b0f791554cb714988ea347e86220c.png

《水墨弹线—春游》110×80cm 2015年

来源:洪耀弹线工作室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洪耀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